一、統計表:
1.概念
統計表:是將要統計分析的事物或指標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來,以代替煩瑣文字描述的一種表現形式。
2.統計表的組成
標題:即表的名稱。
標目:橫項目說明每一行要表達的內容,相當于句子的主語;縱標目說明每一列要表達的內容,相當于句子的謂語。
3.統計表的種類
簡單表:表格只有一個中心意思,即二維以下的表格。
復合表:表格有多個中心意思,即三維以上的表格。
4.制表原則
標題:位置在表格的最上方,應包括時間、地點和要表達的主要內容。
標目:標目所表達的性質相當于“變量名稱”,要有單位。
線條:四根橫線條,不用豎線條,禁用斜線條。
數字:小數點要上下對齊,缺失時用“-”或“---”代替。
備注:表中用“*”標出,再在表的下方注出。
看統計表示例
二、統計圖
1.概念:
統計圖:用點、線、面的位置、升降或大小來表達統計資料數量關系的一種陳列形式。
2.制圖的基本要求:
(1)要有標題,一般位于圖的下方,扼要說明資料內容。
(2)條圖、散點圖、線圖、直方圖要有橫、縱軸,要有單位和圖例。
(3)注意合理選用圖的種類。
3.統計圖的類型
(1)條圖:又稱直條圖,表示獨立指標在不同階段的情況,有兩維或多維,圖例位于右上方。
(2)百分條圖和圓圖:描述百分比(構成比)的大小,用顏色或各種圖形將不同比例表達出來。
(3)線圖:用線條的升降表示事物的發展變化趨勢,主要用于計量資料,描述兩個變量間關系。
(4)半對數線圖:縱軸用對數尺度,描述一組連續性資料的變化速度及趨勢。
(5)直方圖:描述計量資料的頻數分布。
(6)散點圖:描述兩種現象的相關關系。
(7)統計地圖:描述某種現象的地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