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低職者高就
這是開發人才的一種成功做法,目的是重擔之下有勇夫。傳統做法是量才使用、人事相宜。讓b級人做a級事如果恰到好處,卻可以激發有為員工的能力。工作職位稍有挑戰性,有助于激勵員工奮發進取。
業績最佳時調整崗位
這是一種打破常規的做法。人才成長是有規律的,人的才能增長是有周期性的,通常一個人在一個崗位上工作的時間以三至四年為宜。前三年是優點凸現,后三年可能就是缺點凸現。經歷也是一種財富,與其給庸才不如給人才。適時調整優秀人才的崗位和職位,對于他們不斷提高、繼續成長大有益處,也是造就復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
走動管理
這是西方當前比較流行的一種管理新方法。據說克林頓較為擅長此法。他經常是采取突然襲擊的辦法走進白宮的各部辦公室,有時別人開會他也偷偷地溜進去旁聽。走動管理有兩大好處:既可以掌握幕僚們的第一手材料,又可以增強下屬們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領導者要有“缺點”
例如“懶惰”、“簡單”等。這里所說的“懶惰”,即領導者不必事必躬親,該誰干的事就讓誰去干,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給下屬一定的自主權。領導太勤快,下屬就有依賴,這似乎已成規律。而“簡單”指的是領導者要注意發揮下屬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部署工作時只需要告訴他們做什么即可,不需要告訴他們怎么做,給下屬發揮創造才能的機會。如果領導者想得太復雜,下屬就會很簡單,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