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來料質量管理主要是針對IQC內部管理,對外則作為一種被動式的關系.因伴隨追求質量的提升及雙贏的局面,IQC來料質量管理將轉變為供應商的源頭質量管理。企業不是被動的與供應商打交道,而且要主動的引導,改變,管理,維護它們之間的質量休系。
○ 采購商對重要的供應商可派遣專職駐廠員,或經常對供應商進行質量檢查。
○ 采購商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供應商品進行質量檢測或現場檢查。
○ 采購商減少對個別供應商大戶的過分依賴,分散采購風險。
○ 采購商制定各采購件的驗收標準、與供應商的驗收交接規程。
○ 對選定的供應商,公司與之簦訂長期供應合作協議,在該協議中具體規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雙方互惠條件。
○ 采購商可在供應商處設立SJQE. SJQE通過扮演客戶的角色,從而達到推動供應商的質量。
○ 采購商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供應商進行等級評比,制定和落實執行獎懲措施.
○ 每年對供應商予以重新評估,不合要求的予以淘汰,從候選隊伍中再行補充合格供應商。
○ 采購商對重點材料的供應商上游廠商進行質量監控管理。
○ 管控供應商材料的制程參數變更或設計變更時均需采購商的確認批準。
在線供應商質量網絡化管理
如今出現了很多基于Internet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都隱藏著質量的提升及成本削減的方法。公司可透過Internet 的方式搭建供貨商質量監控平臺可全程實時監控分析供貨商各個環節的質量狀況,從而達到管控質量的目的,讓不良品不往外流。主要體現:
○ 有效追蹤廠商對不良問題的改善執行狀況.
○ 采購商與供應商之間的質量信息實時的動態互動,有效達到PDCA循環目的。
○ 雙方無紙化的作業及數據圖表的快速查找生成,節約了成本達到互贏的局面。
○ 采購商可依據廠商生產的質量狀況,對來料部份進行重點管控。避免亂槍打鳥,節約人力資源。
○ 數據查詢方便快捷,無需通過供應商,數據真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