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文具由于色彩鮮艷、成本低廉,尤其是現在加入了電子部件使得其功能更多樣化而吸引兒童。因此,塑膠文具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一旦有質量問題,對企業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塑膠文具生產過程中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運用統計過程控制能幫助企業以低成本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要,提升企業競爭力。
統計過程控制的目的
1、為產品的品質提供保證
應用統計方法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的各階段進行監控,達到保證與改進質量的目的。
2、縮短質量問題的反饋時間
“可靠的產品來自可靠的過程”,穩定狀態是生產過程控制的目標。當生產過程發生異常時,運用統計方法可以及時地發出預警信號,由于對整個過程進行了實時控制,預防了不合格的產生,也縮短了質量問題的反饋時間。
3、降低成本
運用統計過程進行控制下的生產是最經濟的。產品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和質量成本,相對來說生產成本較為固定,當到達最低限時,只有通過有效地控制質量成本達到降低產品成本的目的。
4、易于操作,可靠性強
在各個關鍵控制點和各道工序,經過基礎培訓的操作員可以根據直觀的圖表評估生產過程的穩定性。
統計過程控制的實施
1、質量策劃
質量策劃的過程有繁有簡,對于塑膠文具類產品可以是由以下幾個步驟完成:
確定產品要求—確定關鍵過程/變量—確定關鍵過程控制方法—確定測量指標—人員培訓;質量策劃的輸入是客戶要求和產品安全標準,輸出是生產流程圖、作業指導書(包括生產指引和檢測指引)、合格的操作和檢測人員。在質量策劃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確定關鍵過程/變量和確定相應的控制方法,關鍵過程是對產品的品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控制方法又決定了對過程控制的有效性。通常,對下列場合考慮確定有關鍵過程/變量:
(1)產品的主要質量特性
(2)對產品的質量有重大影響的關鍵工序
(3)屢屢發生質量問題的場合
在塑膠文具中,注塑過程會被定義為關鍵過程,注塑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和周期定義為關鍵變量并進行監控。
2、實時的生產評估
在生產過程中,通過以下的步驟完成:
(1)過程數據收集
由指定的操作人員按照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記錄各個控制點的工作參數,并在相應表格或圖表中做出標示。
(2)實時的統計過程監控
主要應用控制圖對過程進行監控。保證各關鍵變量滿足各項質量規定,并可根據工序輸出的結果有效地評估過程能力。
(3)產品確認
通過對產品的各方面質量性能的檢測,進一步對過程能力的加以確認。
3、過程改進
一般在兩種情況下,應對過程進行及時改進:
(1)在現場中,控制圖上超出控制界限顯示異常的情況增多
(2)在產品確認中,發現有不合格品的出現
在這個階段由品質管理人員召集相關生產部門組成問題解決小組,查找異常發生的根源,并制定及時的糾正措施和后續的預預措施。改進措施應做到“查出異因,采取措施,保證銷除,不再出現,納入標準”。
統計過程控制為企業帶來的效益
通過利用統計過程控制,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創造競爭優勢:
(1)改進工序能力,通過實時的控制,盡量減少各工序的變異,從而生產出質量穩定的產品。
(2)降低成本,通過優化工序的設計,使得工序能力滿足生產要求,而不只是一味地要求工序能力過高。
(3)減少事后發生的損失,當一旦發現過程出現不受控狀態,可以隔離相應的產品、減少壞品損失。